【車訊網 報道】6月26日,梅賽德斯-AMG GT XX概念車全球首發。新車率先應用軸向磁通電機,擁有超1,360馬力的澎湃動力和超360公里/小時的極速。諸多創新技術還將應用于即將推出的AMG全新高性能四門跑車。
高性能純電汽車作為電動汽車領域的尖端分支,往往是一個企業的技術圖騰,不僅能夠展現企業在電池、電機、電控等方面的核心技術,還能夠推動整個產業鏈的變革升級,最終助力整個行業探索未來出行的更優商業化路徑。縱觀整個汽車市場,真正能做到的寥寥無幾,而通過梅賽德斯-AMG GT XX概念車的技術突破,我們能夠清晰的感知到AMG高性能車型的發展路徑,甚至是未來高性能純電汽車的發展方向。
軸向磁通電機+F1®同款電池技術,性能與續航的雙重保障
高性能純電汽車的研發,本質上是企業技術儲備的“極限壓力測試”。長久以來,電動汽車的動力性能與續航里程似乎成了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梅賽德斯-AMG GT XX概念車搭載的軸向磁通電機技術,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決方案。
相較于傳統徑向磁通電機,軸向磁通電機以其獨特的結構設計和材料應用,用1/3的重量和體積便可輸出同等功率。
在梅賽德斯-AMG GT XX概念車上,三臺軸向磁通電機協同工作,峰值功率突破1,000千瓦(1,360馬力),最高車速更是直逼F1®賽車的極速。軸向磁通電機的應用,不僅讓梅賽德斯-AMG GT XX概念車擁有了令人窒息的加速性能,更通過其緊湊的設計,為車內空間布置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讓高性能與實用性得以共存。
據悉,軸向磁通電機僅生產制造便需約100道工序,其中35道為全球首創,包括結合創新連接工藝和AI技術的新型激光技術。這些全新生產工序大多由梅賽德斯-奔馳自主研發,并已獲批30多項專利。
如果說軸向磁通電機是“心臟”,那么其搭載的源自F1®賽車的全新自研高性能電池,則是這顆心臟得以持續跳動的“血液”。這款電池不僅采用了創新的四元電池化學成分和電芯直接冷卻系統,實現300瓦時/千克的超高能量密度,更在800伏高壓架構的加持下,實現了超850千瓦的平均充電功率,充電約5分鐘續航可增加400公里(WLTP工況)。
未來性能美學的典范,美學與空氣動力學的完美平衡
在高性能車型中,空氣動力學設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如何在低風阻與高下壓力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點,卻一直是工程師們面臨的難題。梅賽德斯-AMG GT XX概念車通過一系列創新設計,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
從全球首創的帶可變葉片空氣動力學輪轂,到創新開發的底部輪廓設計,再到集成于車尾的主動式氣動剎車,每一處設計都透露出工程師們對空氣動力學的深刻理解和極致追求。這些設計不僅讓梅賽德斯-AMG GT XX概念車擁有僅為0.198的風阻系數,更在高速行駛時提供了充足的下壓力,確保了車輛的穩定性和操控性。
在外觀設計上,梅賽德斯-AMG GT XX概念車同樣展現出了其獨特的魅力。溜背造型、低矮的前機艙蓋和極為傾斜的前風擋玻璃,共同勾勒出了這款概念車動感而優雅的車身線條。而帶有10個垂直飾條的AMG垂瀑式格柵和狹長的前大燈組,則進一步強化了其運動氣息和未來感。
車尾部分,3D像素風格的MBUX流光燈帶和6顆深紅色的圓形尾燈,不僅提升了車輛的視覺沖擊力,更通過動態變化實現了與用戶的交互體驗。而MBUX流光漆面的應用,更是讓這款概念車在暗光環境下展現出了流動的車身色彩,仿佛一輛來自未來的夢幻座駕。
極簡設計與可持續材料:指明未來汽車座艙方向
在內飾設計上,梅賽德斯-AMG GT XX概念車同樣沒有讓人失望。極簡座艙的設計理念,讓中控臺、車門扶手等位置采用了外露的白車身結構設計,并以象征高壓電的橙色燈管點綴,凸顯出高性能純電跑車的非凡魅力。
而儀表臺的設計靈感則源自象征AMG靈魂的發動機缸體,表面飾有AMG徽章的浮雕,進一步強化了車輛的運動氣息。同時,車輛還配備了MBUX智能人機交互系統,基于奔馳自研的MB.OS全新架構打造,不僅智能易用,更能夠通過多媒體顯示屏以動畫形式展示包括高性能電池系統在內的三電系統亮點,為用戶提供更加直觀、便捷的操作體驗。
此外,在梅賽德斯-AMG GT XX概念車上,我們看到了大量環保材料的應用,如LABFIBER生物科技皮革材料和100%可持續環保材質的地板覆蓋材料。LABFIBER生物科技皮革材料不僅具有真皮質感,還兼具輕量化、透氣性、防水性與耐用性等特點,為車輛的性能和舒適性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也符合當前全球對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首席設計官瓦格納(Gorden Wagener)表示:“通過AMG GT XX概念車,我們將AMG高性能純電車型設計的前瞻思考照進現實。”據了解,2026年起,基于AMG.EA純電架構平臺打造的梅賽德斯-AMG量產車將率先搭載創新軸向磁通電機,而其他諸多創新科技也將陸續應用于該平臺量產車型。奔馳在用行動證明:在電動化時代,高性能不是充滿噱頭的“小眾游戲”,而是重塑產業規則、定義未來出行的“關鍵變量”。